刘利

也说“入”字

2021-12-21,向《语文学习》杂志投稿,全文如下(未录用):

 

也说“入”字

——与《新兴量词“入”》商榷


拜读了《语文学习》2021年11月总第522期第73页张爱玲老师的《新兴量词“入”》一文[1],不能认同其观点。

一、所谓“新兴量词”,其实是怪物

本人认为,张老师文中涉及的“入”的用法,是一种极不规范的表达方式,它既不是汉语、又不是日语,是不伦不类的怪物。

在日语中,用在数词后面的“入”是带词尾的,应该写作“入り”,没有词尾的“8入”当然不是日语。

“新兴”汉语量词?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,不能因为“以前没有、现在有了”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“新”字。所谓“新兴量词”,应该是伴随着新生事物的诞生而诞生的,而张老师文首所述6个实例中,没有任何新生事物,所有物件本来都有现成的量词——块、只、个、张、片、包,有什么必要再搞一个“新兴”量词、而且还是“万能”的?

况且,即使出现新生事物也不一定会诞生“新兴量词”——一般可以使用既有量词。而“出现新生事物”,一定是诞生新兴量词的必要条件,比如张老师文末所说的量词“抽”,就是伴随着抽纸的诞生而诞生的,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“新兴量词”,更不可能“万能”通用。此外,如果量词“万能”化了,那还要量词干嘛?省略量词,岂不是更“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”?

张老师对所谓的“新兴量词”总结出三个特征,诸如不能与“1”搭配、不能修饰名词,还有“物品一旦脱离外包装就不能用量词‘入’作其计量单位了”,如此等等,这些特征都无一例外地证明,所谓“新兴量词‘入’”,实属怪物——8只粽子进入包装以后就成了“8入”、拆去或者离开包装以后又还原成“8只”? 如此变态的“量词”,它还是“量词”吗?

还有,张老师说,在“数词+量词+入”的结构中,因为“量词逐渐脱落”,于是动词“入”就成了“新兴量词”。此说进一步证明这个“量词”是怪胎的产物。——所谓“脱落”,其实是省略了不该省略的量词,是一种含糊乃至错误的表达方式。

二、怪物横行的原因

现实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规范的语言形式,正如张老师文中所说,“8入”之类的表达方式源于日语,具体地说,就是来源于日本的商品包装。问题在于,有许多日本商品并非日本原装进口,而是在中国境内包装甚至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并在中国境内销售的。按理说,既然在中国市场销售,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把“8枚入り”之类译成汉语“8只装”、“8个装”、“8粒装”、“8件装”……。但是,由于以下种种原因,出现了 “8入”之类似译非译的“汉语”表达方式。

首先,有些人不懂日语,看到汉字就以为是汉语,直接拿来主义、洋为中用。

其次,有些人知道那里面装了8只粽子,但却不知道如何用汉语来表达日语里的“8枚入り”——汉语水平有限,于是就去掉可能认识、也可能不认识的日文词尾“り”,直接写作“8枚入”、甚至“8入”。 

还有,可能是略懂汉语的日本人翻译的,对汉语的表达方式不怎么熟悉。

再有,有些人既不介意日语是什么意思,也不想知道汉语如何表达,而只想追求时髦、增加神秘感,什么流行干什么,于是别人写“8枚入”、我也写“8枚入”、“8入”,如此故弄玄虚、抬高身价。

三、流行,不等于“普及”

张老师说,在台湾“入”用作量词非常普及。我以为,那不是“普及”,而是“泛滥”。之所以在台湾泛滥,是因为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过50年之久,其语言文字自然深受日语影响;加之台湾人普遍对外来语言渗透的接纳度比较高——你与台湾人交流时,对方会时不时地冒出个英语单词来,这就是“8入”之类在台湾泛滥的原因。

已经在台湾泛滥了,希望不要在全国泛滥,汉语语言文字工作者更应该守住底线。

四、日语里没有量词,“入り”不是动词

张老师还说,日语中的“数词+量词+入”中的“入”是动词,意思是“装入、装进”。此说违背事实。

首先,日语里没有量词,只有“助数词”[2]。虽然日语里的助数词相当于汉语的量词,但“相当于”毕竟不是“相等于”。

其次,日语中的“入り”不是动词、而是名词[3] [4]

而且,汉语中“数词+量词+装”中的“装”也是名词、不是动词。这里的“装”,是指“包装”,“8只装”是一种简约表达方式,可解释为“内容物为8只的包装”,具体到粽子就是“内含8只粽子的包装”。其中,数量词“8只”是修饰名词“装”的定语。

五、关于相似性

在《新兴量词“入”》接近尾声时,张老师说,日汉“语言间的表达具有惊人的相似性”。

我不敢说“日语本来就是汉语的派生产物”,但是,事实上,日本文字本来就是汉语文字的派生产物,或者说日语大量抄袭了汉语——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不仅绝大部分字形基本相同,其字义、词义大多也非常接近甚至相同,而且有许多日语汉字的读音与汉语读音也有着一定的相似度(绝大部分日语汉字都是多音字,有“音读”与“训读”两种读法,所谓“音读”就是与汉语发音相近的读法),就连非汉字的日语假名也大多与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相似、相同,平假名则是汉字或汉字偏旁部首草书的衍生物。既然日语抄袭了汉语,日汉语言文字的相似、相近甚至相同现象,自然是非常普遍的平常事,何来“惊人”之说?

六、同类怪物

日本是中国的邻国,且大量使用汉字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日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,直接滥用日语汉字词语的现象也多起来。除了“入”以外,在超市里常见的还有“手打面”、“手打丸子”[5]等等。

“手打”一词这既不是日语、也不是汉语——

在日语里,“手打”是带词尾的,应该写作“手打ち”,是“手工制作(的)”的意思。就面条而言,在日语里的常规表达方式是“手打ちのラ-メ”。如果面条的原料是荞麦,则写作“手打ちのそば”[6]

而在汉语里,没有“手打”这个词。常规表达方式是“手擀面”、手工面”。

由此可见,“手打面”、“手打丸子”之类同样非日非汉,属于怪物。

更有甚者,在国内超市里还曾经看到过名为“大根”的蔬菜,其实那不是汉语、而是日语汉字词,翻译成汉语就是“萝卜”[7]

综上所述,“入”并不是什么“新兴量词”,而是被扭曲、被滥用的日语汉化词,是对汉语规范的挑衅与践踏。把“入”作为新兴量词对待,既没有必要性、也没有合理性。

日语源于汉语、又反过来影响汉语,我们既不能全盘拒绝、更不能来者不拒,而应该有所取舍。

 

参考文献(仅供审稿时参考):

[1]



 [2]



 [3]



[4]



[5]



[6]



[7]



 


评论

热度(2)